嘉興海綿城市
發布時間:2018-04-14
2015年 4月,嘉興市被評為國家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也是浙江省唯一的首批試點城市。
通過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恢復城市自然生態。現《嘉興市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公告時間為 30 天(2017年 4 月 5 日起至 2017 年 5 月 4 日止)。
第一章 規劃總則
第1.1 條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嘉興市區,包括南湖區、秀洲區兩區全部所轄區域,面積為 986.70 平方公里。用地規模:規劃 2020 年市區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 239 平方公里。2020 年市區城鎮開發邊界范圍 287 平方公里。
第 1.2 條 規劃期限
近期:2016-2020 年;遠期:2021-2030 年。
第 1.3 條 規劃目標與指標
(1)遠期目標(總體目標):把嘉興建設成為江南水鄉海綿城市典范。遠期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的 80%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2)近期目標:通過嘉興市區海綿系統的構建,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2020 年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的 25%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第二章 海綿城市水系統構建
第 2.1 條 水環境體系構建(略)
第 2.2 條 水安全體系構建(略)
(1)市區防洪工程體系構建市區防洪排澇河道形成“北排入北郊河,東泄至三店塘、南排至南郊河平湖塘”的排澇格局;重點保護的骨干水系形成“兩環、八放射、四湖、三片”的空間格局;市區規劃水面積率不低于 11%。規劃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及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
第 2.3 條 水生態體系構建 (略)
第 2.4 條 水資源體系構建 (略)
第 2.5 條 水文化體系構建
中心區水文化空間布局為“一核、一環、一帶、六廊、多點”。
“一核”:環城河內歷史城區,體現嘉興傳統水文化,傳承嘉興歷史文脈。
一環:環城河形成的繞城水系,體現嘉興古城韻味。
“一帶”:運河游憩帶,沿蘇州塘、杭州塘設置濱水游憩帶,串聯起沿線主要的歷史景觀節點,再現古運河文化。
“六廊”:沿長纖塘、嘉善塘、平湖塘、海鹽塘、長水塘、新塍塘設置濱水文化廊道。
“多點”:通過多個公園節點,展現水文化,包括穆湖溪公園、南湖風景名勝區、西南湖公園、石臼漾濕地公園、馬家浜遺址公園、湘家蕩公園、中央公園、海綿展示中心等。
第三章 市區海綿城市布局規劃
第 3.1 條 市區海綿城市空間結構規劃市區形成“一城五區構田園,八廊三湖映嘉禾”的海綿城市空間結構。
其中:一城:海綿城市建設中心區。
五區:北部片區、東部片區、南部片、西南片區、西部片區。
八廊:新塍塘、杭州塘、長水塘、海鹽塘、平湖塘、嘉善塘、長纖塘、蘇州塘。
三湖:北面濕地湖泊、東面湘家蕩景觀湖泊和郊野公園內濕地湖泊、中部南湖和西南湖。
第 3.2 條中心城區外圍片區海綿城市布局規劃(略)
第四章 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布局規劃
第 4.1 條 中心城區海綿城市空間結構規劃中心城區形成“兩環六廊構網絡,五湖十園綠滿城,三楔十片筑海綿”的海綿城市空間結構。
“兩環”:由環城河水系和外環河水系及其濱水綠帶形成。
“六廊”:由蘇州塘、長纖塘、平湖塘、嘉善塘、海鹽塘、長水塘等六條防洪排澇骨干河道組成。
“五湖”:由南湖與西南湖、穆湖溪、秀湖、湘家蕩、余鳳湖組成。
“十園”:由南湖與西南湖公園、穆湖溪森林公園、秀湖公園、湘家蕩公園、中央公園(體育公園、少兒公園共同形成)、植物園、貫涇港濕地公園、石臼漾濕地公園、長水塘生態公園、世合郊野公園組成。
“三楔”:三條楔形綠地。保護東部、南部和西北部楔形綠地并優化提升外圍楔形綠地。
“十片”:中心城區內十大海綿城市建設功能片區,每個片區對應不同的建設需求。
第 4.2 條 市級公共海綿體布局
(1)防洪排澇骨干通道:蘇州塘、長纖塘、平湖塘、海鹽塘、長水塘、嘉善塘、環城河、北郊河、南郊河、東外環河等。這些河道為中心城區各片區的雨水排放主要受納水體,負責將雨洪排入城市下游。
(2)大型濕地和湖泊:南湖、西南湖、穆湖溪、石臼漾、貫涇港、湘家蕩、余鳳湖、長水塘生態廊道、部分西片楔形綠地拓展區、部分東片楔形綠地等,湖泊主要承擔周邊匯水范圍內的雨水調蓄功能,濕地主要承擔調蓄、改善水質和生態環境的功能。
(3)市級大型公園綠地:南湖風景名勝區與西南湖公園、穆湖溪森林公園、秀湖公園、體育公園、少兒公園、植物園、湘家蕩公園等,強調公園的海綿化建設,在滿足自身雨水吸納的基礎上,增加客水吸納、雨水調蓄、凈化和利用功能。
(4)郊野公園:(略)
第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
第 5.1 條 近期重點建設區域選擇近期建設范圍分為現狀改造區和城市新建區兩類,對現狀用地的改造區域主要為示范區內現狀改造區域,對新建用地的集中建設區域主要為秀洲新區北區、現代物流園、國際商務區核心區、科技城核心區、世合小鎮和湘家蕩旅游度假區。
第 5.2 條 近期建設方案
(1)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方案示范區海綿城市建設方案和控制指標詳見《嘉興市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規劃》(2016 年 3 月)。
(2)秀洲新區北區建設方案打造方向:構筑大生態系統、建設江南新水鄉。主要措施:突出生態公園和運河濕地公園在秀洲新區生態綠地系統中的核心地位,確保新塍塘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安全和環境品質。
(3)現代物流園建設方案打造方向:建設生態化物流示范園,創建標準化飲用水源地。主要措施:依托大型基礎設施沿線的防護綠地,形成三條防護廊道,同時在河流沿線設置景觀綠地,通過橫向河流綠地與長水塘防護廊道相聯系,實現長水塘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凈化。
(4)國際商務區核心區建設方案打造方向:多元融合、國際社區,江南水鄉、文脈傳承。主要措施:建設現代化國際社區和低密度社區,充分與自然環境相結合。
(5)科技城核心區建設方案打造方向:以低碳、高科技為指向,打造現代花園城區。主要措施:依托嘉興科技城獨特的科技資源,研發、設計、建造高科技主題公園,使人們在游樂中了解科技成果,學習科技知識,發展科技旅游。
(6)世合小鎮建設方案打造方向:農業化未來、現代化村莊、可持續開發。主要措施:利用生態濕地對進入水流進行凈化處理。同時,人工治理濕地也是一個教育和休閑場所,沿濕地設置的觀景平臺將使訪客們有機會駐足停留,觀察水流清潔與過濾的過程。
(7)湘家蕩建設方案打造方向:以低碳、生態為指向,打造高品質旅游度假區。主要措施:應注意保持生物空間的通暢性,濱水岸線盡可能采用自然式,不宜使用大量的硬質護砌和臺地,以保證水、陸生物自然過渡帶的自然形態。